中央列出違反八項規定清單80條
一、經費管理
1、嚴禁(jin)以各種名義突(tu)擊花錢和濫(lan)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
2、嚴禁用公款(kuan)購買、印制、郵寄、贈送(song)賀年卡(ka)、明信片、年歷(li)等(deng)物品。
3、嚴禁用公款購買贈(zeng)送煙(yan)花爆竹、煙(yan)酒、花卉、食品等(deng)年貨節禮(慰問困難(nan)群(qun)眾職(zhi)工不在此限(xian))。
4、依法取得(de)的各項(xiang)收入必須納入符合規定(ding)的單位(wei)賬(zhang)簿核(he)算,嚴禁(jin)違規轉移到機關所屬(shu)工會、培訓中心、服務中心等單位(wei)賬(zhang)戶使用。
5、嚴禁超(chao)預(yu)算(suan)或無(wu)預(yu)算(suan)安排支出,嚴禁虛列支出、轉移(yi)或者(zhe)套取預(yu)算(suan)資金。
6、嚴格控制國內(nei)差旅費、因公(gong)(gong)臨時(shi)出(chu)國費、公(gong)(gong)務接待費、公(gong)(gong)務用車購置(zhi)及運行(xing)費、會議費、培(pei)訓費等支出(chu),年度預算(suan)執行(xing)中不予追(zhui)加。
7、嚴(yan)格開支范圍(wei)和標準,嚴(yan)格支出報(bao)銷審(shen)核,不得(de)報(bao)銷任何超范圍(wei)、超標準以及(ji)與(yu)相關公(gong)務活動無關的費用。
8、政府采購(gou)嚴格執行經(jing)費預算和資產配(pei)置標(biao)準,合(he)理(li)確定采購(gou)需(xu)求(qiu),不(bu)得超(chao)標(biao)準采購(gou),不(bu)得超(chao)出(chu)辦公需(xu)要采購(gou)服務。
9、嚴(yan)格執行政府采購程序,不(bu)得違反規(gui)定(ding)以任何(he)方式和(he)理由指(zhi)定(ding)或(huo)者(zhe)變相指(zhi)定(ding)品牌、型號、產地。
二、公務接(jie)待(dai)
10、嚴禁用公款大吃(chi)大喝或安排與(yu)公務無關的宴請;嚴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shen)和高消費娛樂活(huo)動。
11、禁止(zhi)異地部門間沒有特(te)別需要(yao)的一般性學習交(jiao)流、考察調研,禁止(zhi)違反規定到風景(jing)名勝區舉辦會議和活動(dong)。
12、對無公函的(de)公務活動不(bu)予接待(dai)(dai),嚴禁將非公務活動納(na)入接待(dai)(dai)范圍。
13、不(bu)得用公款報銷或者支(zhi)付應由個(ge)人負擔的費(fei)用;不(bu)得要求將休假、探親、旅(lv)游(you)等活動納(na)入國內公務(wu)接待范圍。
14、不(bu)得(de)在機場、車(che)站、碼頭(tou)和轄(xia)區邊(bian)界組織迎(ying)送(song)活動(dong),不(bu)得(de)跨地區迎(ying)送(song),不(bu)得(de)張貼(tie)懸掛標語橫幅(fu),不(bu)得(de)安排群眾迎(ying)送(song),不(bu)得(de)鋪設迎(ying)賓(bin)地毯。
15、住宿用房以(yi)標準間為主,接待省部(bu)(bu)級干部(bu)(bu)可(ke)以(yi)安排普通套間,不得(de)額外(wai)配發洗漱用品。
16、接待對象應當按照規定標準自行用餐,接待單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接待對象在10人以內的,陪餐人數不得超過3人;超過10人的,不得超過接待對象人數的三分之一。
17、工作餐應當供(gong)應家常菜(cai)(cai),不得提供(gong)魚翅(chi)、燕(yan)窩等高(gao)(gao)檔菜(cai)(cai)肴和用(yong)野(ye)生(sheng)保護動物(wu)制作的菜(cai)(cai)肴,不得提供(gong)香煙和高(gao)(gao)檔酒(jiu)水,不得使用(yong)私(si)人會所(suo)、高(gao)(gao)消費(fei)餐飲(yin)場所(suo)。
18、國內(nei)公(gong)務接待(dai)的出行活動應當安排集中(zhong)乘車,合(he)理使用車型,嚴格控制隨行車輛。
19、公務接待費用應當全部納入預算(suan)管理,單獨(du)列示。
20、禁止(zhi)在接(jie)(jie)(jie)待(dai)費(fei)(fei)中列支應當(dang)由接(jie)(jie)(jie)待(dai)對象(xiang)承擔的差旅、會議、培(pei)訓(xun)等費(fei)(fei)用,禁止(zhi)以(yi)舉辦會議、培(pei)訓(xun)為名(ming)列支、轉移、隱匿接(jie)(jie)(jie)待(dai)費(fei)(fei)開(kai)支;禁止(zhi)向下級(ji)單(dan)位及其(qi)(qi)他單(dan)位、企業、個人轉嫁接(jie)(jie)(jie)待(dai)費(fei)(fei)用,禁止(zhi)在非稅收入中坐支接(jie)(jie)(jie)待(dai)費(fei)(fei)用;禁止(zhi)借公務接(jie)(jie)(jie)待(dai)名(ming)義列支其(qi)(qi)他支出(chu)。
21、接待(dai)單位不得超標準接待(dai);縣級(ji)以上(shang)地方黨委、政府按照當地會議用(yong)餐標準制定公務接待(dai)工作餐開支標準。
22、接待單位不(bu)得組(zu)織旅游(you)和與(yu)公(gong)務(wu)活(huo)(huo)動(dong)無關的參觀,不(bu)得組(zu)織到營業性娛(yu)樂(le)、健身場所活(huo)(huo)動(dong),不(bu)得安(an)排專(zhuan)場文(wen)藝演出,不(bu)得以任(ren)何名義贈送(song)禮金(jin)、有價(jia)證券、紀念品和土特(te)產(chan)品等。
23、公務(wu)活(huo)動結(jie)束后,接(jie)待單(dan)位(wei)應當(dang)如實填(tian)寫(xie)接(jie)待清單(dan)。接(jie)待清單(dan)包括接(jie)待對象的單(dan)位(wei)、姓(xing)名、職務(wu)和(he)公務(wu)活(huo)動項目、時間、場所、費(fei)用等內容。
24、接待費報銷憑(ping)證應當(dang)包(bao)括財務票據、派出單(dan)位公(gong)函和(he)接待清單(dan)。
三、會議活動
25、會(hui)議費預(yu)算要細化(hua)到(dao)具體會(hui)議項目,執行中不(bu)得突破。會(hui)議費應納入(ru)部門(men)預(yu)算,并單獨列示。
26、二、三、四類會議會期均不得超過2天;傳達、布置類會議會期不得超過1天。會議報到和離開時間,一、二、三類會議合計不得超過2天,四類會議合計不得超過1天。
27、二類會議參會人員不得超過300人,其中,工作人員控制在會議代表人數的15%以內;三類會議參會人員不得超過150人,其中,工作人員控制在會議代表人數的10%以內;四類會議參會人員視內容而定,一般不得超過50人。
28、各(ge)單位會(hui)議應當到(dao)定(ding)點飯(fan)店召開,按照協議價(jia)格結(jie)算費用。未(wei)納入定(ding)點范(fan)圍,價(jia)格低于(yu)會(hui)議綜合(he)定(ding)額標準的單位內部會(hui)議室、禮(li)堂(tang)、賓館、招待(dai)所(suo)、培訓(xun)中心,可(ke)優先作為本單位或本系統(tong)會(hui)議場所(suo)。
29、會議(yi)費開支范圍包(bao)括會議(yi)住(zhu)宿費、伙食費、會議(yi)室租(zu)金、交通費、文(wen)件印(yin)刷(shua)費、醫藥費等(deng)。
30、會議費由會議召開單位承(cheng)擔,不(bu)得(de)向參會人員收取,不(bu)得(de)以(yi)任何方式向下(xia)屬機構、企(qi)事(shi)業單位、地方轉嫁或攤(tan)派。
31、會議(yi)費報銷時應(ying)當提供會議(yi)審批文件、會議(yi)通知(zhi)及實際參會人員簽到表(biao)、定點飯店等會議(yi)服務單位(wei)提供的費用原始明細(xi)單據、電(dian)子結算單等憑證。
32、嚴禁各單位借會議名義組織會餐或安排宴(yan)請;嚴禁套取會議費設立“小(xiao)金(jin)庫”;嚴禁在會議費中(zhong)列支公務接(jie)待費。
33、各單位應嚴(yan)(yan)格執(zhi)行(xing)會(hui)議(yi)(yi)用房標(biao)準(zhun),不得(de)安排高(gao)檔套(tao)房;會(hui)議(yi)(yi)用餐嚴(yan)(yan)格控制菜(cai)品種類、數(shu)量和份(fen)量,安排自助餐,嚴(yan)(yan)禁提供高(gao)檔菜(cai)肴,不安排宴請,不上煙酒;會(hui)議(yi)(yi)會(hui)場一律不擺(bai)花(hua)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34、不得使用(yong)會(hui)議(yi)(yi)費(fei)(fei)購置電腦、復印機(ji)、打印機(ji)、傳(chuan)真機(ji)等(deng)固定資(zi)產以及開(kai)支(zhi)與本次會(hui)議(yi)(yi)無關(guan)的(de)其他(ta)費(fei)(fei)用(yong);不得組織(zhi)會(hui)議(yi)(yi)代表旅游(you)和與會(hui)議(yi)(yi)無關(guan)的(de)參(can)觀(guan);嚴禁組織(zhi)高消費(fei)(fei)娛樂、健身(shen)活動;嚴禁以任何名義發放(fang)紀念(nian)品(pin);不得額外配發洗漱用(yong)品(pin)。
35、未經批準,黨政機關不得舉辦各類節會(hui)(hui)、慶典(dian)活動,不得舉辦論壇、博覽會(hui)(hui)、展(zhan)會(hui)(hui)活動。
36、嚴禁使用財政(zheng)性(xing)資金舉辦營業性(xing)文藝晚會(hui)。
37、嚴(yan)格控制和(he)規范(fan)各類評比達標表彰活動(dong),實行中央和(he)省兩級審批制度。
38、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到八達嶺-十三陵、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五臺山、太湖、普陀山、黃山、九華山、武夷山、廬山、泰山、嵩山、武當山、武陵源(張家界)、白云山、桂林漓江、三亞熱帶海濱、峨眉山-樂山大佛、九寨溝-黃龍、黃果樹、西雙版納、華山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39、地方(fang)各級黨政(zheng)機關的會議(yi)一律在本(ben)行政(zheng)區(qu)域內召開(kai),不得到其他地區(qu)召開(kai);因(yin)工作(zuo)需要確需跨行政(zheng)區(qu)域召開(kai)會議(yi)的,必須(xu)報同級黨委、政(zheng)府批準。
40、嚴(yan)(yan)禁(jin)超出規定時限為參(can)會(hui)(hui)人員提供食(shi)宿,嚴(yan)(yan)禁(jin)組織與會(hui)(hui)議無關的參(can)觀(guan)、考察等活動。
41、嚴(yan)禁在會議費(fei)(fei)、培訓(xun)費(fei)(fei)、接(jie)待費(fei)(fei)中列支風(feng)景名勝(sheng)區等各(ge)類旅游景點(dian)門票費(fei)(fei)、導游費(fei)(fei)、景區內設施使用(yong)(yong)費(fei)(fei)、往返(fan)景區交通費(fei)(fei)等應由個人承擔的(de)費(fei)(fei)用(yong)(yong)。
四、公務出差(cha)
42、出差人員應當按規(gui)定(ding)等級(ji)乘坐(zuo)交(jiao)通工(gong)具。未按規(gui)定(ding)等級(ji)乘坐(zuo)交(jiao)通工(gong)具的,超支部分由個人自理。
43、出差人員應當在職務級別(bie)對應的(de)(de)住宿費標(biao)準限額內,選擇安全、經濟、便捷的(de)(de)賓館住宿。
44、伙食補助費按出差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按規定標準包干使用。
45、出差人員應(ying)當自(zi)行(xing)用餐。凡由接待單(dan)位統一安排用餐的,應(ying)當向接待單(dan)位交納伙(huo)食費。
46、市內交通費按出差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47、出差人(ren)員由(you)接(jie)待單(dan)位(wei)或其他(ta)單(dan)位(wei)提供交(jiao)(jiao)通工具(ju)的(de),應(ying)向(xiang)接(jie)待單(dan)位(wei)或其他(ta)單(dan)位(wei)交(jiao)(jiao)納相關費用。
48、出差人員應當(dang)嚴(yan)格按規定(ding)開支差旅費,費用由(you)所在單(dan)(dan)位(wei)承擔,不得向下級單(dan)(dan)位(wei)、企業或其(qi)他(ta)單(dan)(dan)位(wei)轉(zhuan)嫁。
49、實際(ji)發生住(zhu)宿(su)而(er)無住(zhu)宿(su)費(fei)(fei)發票的,不得報銷住(zhu)宿(su)費(fei)(fei)以及城(cheng)市間交通費(fei)(fei)、伙食(shi)補(bu)助(zhu)費(fei)(fei)和市內交通費(fei)(fei)。
50、出差(cha)人員(yuan)不得向接(jie)(jie)待單位提出正常公務(wu)活動以外的要(yao)求(qiu),不得在出差(cha)期間接(jie)(jie)受(shou)違反(fan)規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請(qing)、游覽和(he)非工作需要(yao)的參觀(guan),不得接(jie)(jie)受(shou)禮品、禮金(jin)和(he)土特產(chan)品等。
五、臨時出國
51、不得超預(yu)算或無預(yu)算安排(pai)出(chu)訪團組。確有特殊需要的,按規定程(cheng)序報批。
52、不(bu)得(de)因(yin)人找事(shi),不(bu)得(de)安排照顧性(xing)和無實(shi)質(zhi)內容(rong)的一般性(xing)出(chu)訪(fang),不(bu)得(de)安排考察性(xing)出(chu)訪(fang)。
53、嚴禁接(jie)受(shou)或(huo)變相接(jie)受(shou)企事業單位(wei)資助,嚴禁向同級機關、下級機關、下屬單位(wei)、企業、駐外機構等(deng)攤派或(huo)轉嫁(jia)出(chu)訪費用。
54、出國人(ren)員應當優先選擇由我國航空公司運營的國際航線,不得以任何理由繞道(dao)旅(lv)行,或以過境名義變相增加(jia)出訪國家和時間(jian)。
55、按照經濟適用的原(yuan)則,通(tong)過(guo)政府(fu)采(cai)購等方式,選擇(ze)優惠(hui)票價,并(bing)盡可能購買往返機票。
56、因公臨時出國購買機(ji)票,須經本單位(wei)外事和財務部門審批同意。機(ji)票款(kuan)由(you)本單位(wei)通過公務卡、銀(yin)行轉(zhuan)賬方式支付(fu),不得以現金支付(fu)。
57、出國人(ren)員應當(dang)嚴格按照規定(ding)安排(pai)交通工具,不得(de)乘坐民航包(bao)機或私人(ren)、企(qi)業和外國航空公司包(bao)機。
58、出(chu)國(guo)人員根(gen)據出(chu)訪任務需(xu)要在一個國(guo)家城市(shi)間往來(lai),應當事先在出(chu)國(guo)計劃中列明,并報(bao)本單(dan)位(wei)外事和財(cai)務部門(men)批準。
59、出(chu)國人員(yuan)應當嚴格按(an)照(zhao)規定(ding)安排住宿(su)(su),省部級(ji)人員(yuan)可(ke)安排普通套房,住宿(su)(su)費(fei)據實報(bao)銷(xiao);廳(ting)局(ju)級(ji)及以下人員(yuan)安排標準間,在規定(ding)的住宿(su)(su)費(fei)標準之內予以報(bao)銷(xiao)。
60、參(can)加國際會議等(deng)的出國人員,如(ru)對方組織單位指定(ding)或推薦酒店,應通過詢價方式從(cong)緊安排,超出費用標準(zhun)的,須事先報經本單位外(wai)事和財務部門(men)批準(zhun)。
61、外(wai)方(fang)以現(xian)金或實物形式提供(gong)伙食費和(he)公雜(za)(za)費接(jie)待我代(dai)表團組(zu)的,出國(guo)人員不再(zai)領取(qu)伙食費和(he)公雜(za)(za)費。
62、出訪用(yong)餐應(ying)當(dang)勤(qin)儉節(jie)約,不上高檔(dang)菜肴和(he)酒水,自助餐也要注意節(jie)儉。
63、出(chu)訪團(tuan)組對外(wai)原則上不(bu)搞(gao)宴請(qing),確需宴請(qing)的,應當連同出(chu)國計劃一(yi)并(bing)報批,宴請(qing)標(biao)準按照(zhao)所在國家一(yi)人一(yi)天(tian)的伙(huo)食費標(biao)準掌握(wo)。
64、出(chu)訪(fang)團組與(yu)我國駐外(wai)(wai)使領館(guan)等外(wai)(wai)交機(ji)構和其他中(zhong)資機(ji)構、企業之間一律不得(de)用公款相互(hu)宴請(qing)。
65、出訪(fang)團組(zu)原則上不(bu)對外贈送禮品。
66、出(chu)訪團組與我國駐外使領館等(deng)外交(jiao)機構和其他中資機構、企業之間一律(lv)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shi)互(hu)贈禮(li)品或紀念品。
六、公務用(yong)車改革
67、黨(dang)政機關公務(wu)用車(che)處(chu)置收入(ru),扣(kou)除有(you)關稅費后(hou)全(quan)部上繳國庫。
68、執法執勤用車配備(bei)應當嚴格限制在一(yi)線(xian)執法執勤崗位(wei)(wei),機(ji)關內部管理和(he)后勤崗位(wei)(wei)以及機(ji)關所屬事(shi)業單位(wei)(wei)一(yi)律不(bu)得配備(bei)。
69、除涉及國家安(an)全、偵查(cha)辦案等有保(bao)密(mi)要求(qiu)的(de)特殊工作用車外,執(zhi)法(fa)執(zhi)勤用車應當噴涂(tu)明(ming)顯的(de)統一標識。
70、各單位(wei)按照在編在崗公(gong)務員數量和職級(ji)核定(ding)補(bu)貼(tie)(tie)數額,嚴格(ge)公(gong)務交通補(bu)貼(tie)(tie)發放,不得(de)擅自擴大(da)補(bu)貼(tie)(tie)范圍(wei)、提高補(bu)貼(tie)(tie)標(biao)準(zhun)。
71、黨政機關不(bu)(bu)得(de)以特殊(shu)用(yong)途等理由變(bian)相(xiang)超(chao)編制(zhi)、超(chao)標準配備公務(wu)用(yong)車(che)(che)(che)(che),不(bu)(bu)得(de)以任何方式換用(yong)、借用(yong)、占(zhan)用(yong)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和(he)(he)個(ge)人(ren)(ren)的車(che)(che)(che)(che)輛,不(bu)(bu)得(de)接受企事業單位和(he)(he)個(ge)人(ren)(ren)贈送的車(che)(che)(che)(che)輛,不(bu)(bu)得(de)以任何理由違反用(yong)途使用(yong)或固定給(gei)個(ge)人(ren)(ren)使用(yong)執法(fa)執勤、機要通信等公務(wu)用(yong)車(che)(che)(che)(che),不(bu)(bu)得(de)以公務(wu)交(jiao)通補(bu)貼名義變(bian)相(xiang)發放(fang)福利(li)。
七、停(ting)建與清理辦(ban)公(gong)用房
72、各級黨政機關自2013年7月23日日起5年內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已批準但尚未開工建設的樓堂館所項目,一律停建。
73、各級黨政機關不(bu)得(de)以任何(he)名義新建(jian)(jian)、改建(jian)(jian)、擴建(jian)(jian)內部(bu)接待(dai)場所(suo)(suo),不(bu)得(de)對機關內部(bu)接待(dai)場所(suo)(suo)進行(xing)超標準裝(zhuang)修或者裝(zhuang)飾、超標準配置家具和電器。
74、維修改造項目(mu)要以消(xiao)除安全隱患、恢復和完善使用功能為重點,嚴格履(lv)行審批程(cheng)序(xu),嚴格執行維修改造標準(zhun),嚴禁豪華裝修。
75、各(ge)級黨(dang)政機關不得(de)以任何(he)理由安排(pai)財政資金用于(yu)包括培訓中心在內的(de)各(ge)類具有住(zhu)宿、會(hui)議(yi)、餐飲等接待功能的(de)設施或場(chang)所的(de)維修改造。
76、超(chao)過《黨政(zheng)機(ji)關辦(ban)(ban)公用(yong)(yong)房(fang)建(jian)設標(biao)準》規定的面(mian)積標(biao)準占(zhan)有(you)、使(shi)用(yong)(yong)辦(ban)(ban)公用(yong)(yong)房(fang)的,應予以騰退。
77、已經出(chu)租、出(chu)借的(de)辦公用房(fang)到(dao)期應予收回,租賃合同未到(dao)期的(de),租金(jin)收入(ru)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規定(ding)管理,到(dao)期后不得續租。
78、領導干部(bu)(bu)在(zai)不(bu)同部(bu)(bu)門(men)同時任職的,應(ying)在(zai)主要(yao)工(gong)作部(bu)(bu)門(men)安(an)(an)排(pai)一處辦公(gong)用(yong)房,其他任職部(bu)(bu)門(men)不(bu)再安(an)(an)排(pai)辦公(gong)用(yong)房。
79、領導干部工作調(diao)動的,由調(diao)入部門安排辦公用房(fang),原單位的辦公用房(fang)不再(zai)保留。
80、領(ling)導(dao)干部已(yi)辦理離(li)退(tui)休手續(xu)的(de),原單位的(de)辦公用房應及時(shi)騰(teng)退(tui)。
中央八項規定實(shi)施細則
為(wei)貫徹落實《十(shi)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gai)進工作作風、密(mi)切(qie)聯系群眾(zhong)的八項規定》,制定如下實施細則(ze):
一、改進調查研究
1.注重實際效果。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員(含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同)到基層調研要緊緊圍調研主題,實事求是地安排考查內容,為領導同志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創造條件,既要到工作開展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研解決問題。在考察點上,要使領導同志有更多的自主活動,力求準確、全面、深入了解情況,防止調研工作走形式、走過場。中央政治局常委可結合分管工作聽取省(自治區、直轄市)工作匯報,一般不召開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工作匯報會和由省級幾個領導班子成員參加的會議。各考察點現場要真實,不能為迎接考察裝修布置,更不能弄虛作假。匯報工作時要講真話、報實情。
2.減少陪同人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地方考察調研,陪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不超過5人,省(自治區、直轄市)陪同的負責同志不超過3人;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到地方考察調研時,陪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不超過2人,省(自治區、直轄市)由1位負責同志陪同,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負責同志可不陪同。中央政治局委員到地方考察調研,不搞層層多人陪同,市(地、州、盟)、縣(市、區、旗)只安排1位負責同志陪同;考察企事業單位和條條管理部門時,其在異地的上級單位和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不到現場陪同。
3.簡化接待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員在地方考察調研期間,不張貼懸掛橫幅標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組織專場文藝表演,不安排超規格套房,一般不安排接見合影,不贈送各類紀念品或土特產,不安排宴請,不上高檔菜肴,自助餐也要注意節儉。除工作需要外,不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員到名勝古跡、風景區參觀。中央政治局常委外出考察時根據工作需要可由空軍安排飛機,也可乘坐民航飛機;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外出考察乘坐民航班機,如有特殊情況需要乘坐空軍飛機,須經中央辦公廳報中央批準。
4.改(gai)進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工作(zuo)(zuo)(zuo)(zuo)。中(zhong)央(yang)政治(zhi)局委(wei)員的(de)(de)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工作(zuo)(zuo)(zuo)(zuo),要(yao)堅持有利于(yu)聯系(xi)(xi)群眾(zhong)的(de)(de)原則,實行內緊(jin)外松(song)的(de)(de)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方式,減少(shao)擾(rao)民(min)。中(zhong)央(yang)政治(zhi)局委(wei)員出行時要(yao)減少(shao)交(jiao)通管(guan)制(zhi),不(bu)得(de)封(feng)路。中(zhong)央(yang)政治(zhi)局委(wei)員如因工作(zuo)(zuo)(zuo)(zuo)需要(yao)前往(wang)名勝古跡、風景區考察,一(yi)律(lv)不(bu)得(de)封(feng)山、封(feng)園、封(feng)路。在(zai)公務活動現場,要(yao)合(he)理安排警(jing)(jing)(jing)(jing)力,盡可能縮(suo)小警(jing)(jing)(jing)(jing)戒控制(zhi)范圍,不(bu)清場閉(bi)館,不(bu)得(de)停止(zhi)、限(xian)制(zhi)正常的(de)(de)生產經(jing)營活動。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部門要(yao)根據中(zhong)央(yang)關(guan)于(yu)改(gai)進工作(zuo)(zuo)(zuo)(zuo)作(zuo)(zuo)(zuo)(zuo)風、密切聯系(xi)(xi)群眾(zhong)的(de)(de)要(yao)求,進一(yi)步(bu)修(xiu)改(gai)完(wan)善有關(guan)安全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工作(zuo)(zuo)(zuo)(zuo)的(de)(de)具體規(gui)(gui)定(ding),嚴(yan)格按照(zhao)相關(guan)規(gui)(gui)定(ding)部署組織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工作(zuo)(zuo)(zuo)(zuo),不(bu)得(de)違(wei)反規(gui)(gui)定(ding)擴大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范圍、提高警(jing)(jing)(jing)(jing)衛(wei)(wei)(wei)規(gui)(gui)格。
二、精簡會(hui)議(yi)活(huo)動和文(wen)件簡報(bao)
5.減少會議活動。各地區各部門要本著務實高效的原則,嚴格清理、切實減少各類會議活動,能不開的堅決不開,可以合并的堅決合并。各部門召開本系統全國性會議,每年不超過1次。未經中央批準,不在地方任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等,在地方任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出席上述活動也要從嚴掌握。要嚴格會議活動審批程序,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統籌安排。中央各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要活動,須經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審核后報批,涉外會議和重要活動還須送中央外辦、外交部審核。
6.控制會議活動規模和時間。嚴格控制各類會議活動規模,減少參加人員。各部門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只安排與會議內容密切相關的部門參加,人數不超過300人,時間不超過2天,不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出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出席各部門召開的工作會議。要堅持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各類會議活動不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員接見會議代表并合影。
7.提(ti)高(gao)會(hui)(hui)(hui)(hui)議(yi)活動效率和質量。各(ge)地(di)(di)區各(ge)部(bu)門要(yao)充分運(yun)用現代信息技(ji)(ji)術手段改進會(hui)(hui)(hui)(hui)議(yi)形(xing)式,提(ti)高(gao)會(hui)(hui)(hui)(hui)議(yi)效率。全國(guo)性會(hui)(hui)(hui)(hui)議(yi)可(ke)(ke)視(shi)情(qing)采用電(dian)視(shi)電(dian)話會(hui)(hui)(hui)(hui)議(yi)形(xing)式召開(kai),在不涉密(mi)且(qie)技(ji)(ji)術條件允許的情(qing)況下,有的會(hui)(hui)(hui)(hui)議(yi)可(ke)(ke)直接開(kai)到基層(ceng)。電(dian)視(shi)電(dian)話會(hui)(hui)(hui)(hui)議(yi)的主會(hui)(hui)(hui)(hui)場(chang)(chang)(chang)和分會(hui)(hui)(hui)(hui)場(chang)(chang)(chang)都要(yao)控(kong)制規(gui)模、簡化形(xing)式,不請外地(di)(di)同(tong)志到主會(hui)(hui)(hui)(hui)場(chang)(chang)(chang)參會(hui)(hui)(hui)(hui),各(ge)地(di)(di)分會(hui)(hui)(hui)(hui)場(chang)(chang)(chang)布置要(yao)因(yin)地(di)(di)制宜、精(jing)(jing)簡節約。需要(yao)安(an)(an)排(pai)討論的會(hui)(hui)(hui)(hui)議(yi),要(yao)精(jing)(jing)心設置議(yi)題,充分安(an)(an)排(pai)討論時間,提(ti)高(gao)討論深度。中央政(zheng)治局委員會(hui)(hui)(hui)(hui)見外賓的形(xing)式、地(di)(di)點可(ke)(ke)靈活安(an)(an)排(pai),注(zhu)重實效。
8.嚴格控制會(hui)(hui)(hui)議活(huo)動(dong)經費。各(ge)地區(qu)各(ge)部(bu)門舉(ju)辦(ban)會(hui)(hui)(hui)議活(huo)動(dong),要(yao)嚴格執行(xing)有關規(gui)定,厲行(xing)節約,反(fan)對鋪張浪費。嚴禁(jin)提高會(hui)(hui)(hui)議用餐、住宿標(biao)準,嚴禁(jin)組織高消費娛(yu)樂、健身(shen)活(huo)動(dong)。會(hui)(hui)(hui)議活(huo)動(dong)現場布置要(yao)簡(jian)樸,工(gong)作會(hui)(hui)(hui)議一律不擺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嚴禁(jin)以任(ren)何名義(yi)發放(fang)紀念(nian)品。
9.減少各類文件簡報。凡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已作出明確規定的,一律不再制發文件。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由部門發文或部門聯合發文能夠解決的,不再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含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或印發。未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議事協調機構不得向地方黨委和政府發布指示性公文,不得要求地方黨委和政府報文。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程序報文,不得多頭報文。各部門報送黨中央、國務院的簡報原則上只保留1種。各部門內設機構和下屬單位的簡報,一律不報送黨中央、國務院。
10.提高文件簡報的質量和時效。各地區各部門應嚴格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有關要求,對文件和簡報資料的報送程序和格式進行規范,加強綜合協調和審核把關,切實提高運轉效率。文件要突出思想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嚴格控制篇幅;簡報要重點反映重要動態、經驗、問題和工作建議等內容,減少一般性工作情況匯報。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快推進機關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電子公文和二維條碼應用,逐步實現文件和簡報資料網絡傳輸和網上辦理,減少紙質文件和簡報資料,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規范出訪活動
11.合理安排出訪。圍繞外交工作需要合理制定年度出訪總體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員每人每年出訪不超過1次,時間不超過10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每次出訪不超過4個國家(包括經停國家),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每次出訪不超過3個國家(包括經停國家)。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一期出訪安排不超過2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出訪,原則上不安排同期出訪。出席全球性或地區性會議、雙邊和多邊機制活動、外國執政黨重要會議以及特殊情況需要出訪的,另行報批。
12.控制隨行人員。嚴格根據工作需要安排陪同人員和工作人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出訪,陪同人員(不含領導同志配偶和我駐往訪國大使夫婦,下同)不超過6人,工作人員總數原則上不超過50人,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訪,陪同人員不超過5人,工作人員不超過40人;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陪同人員不超過4人,工作人員不超過16人。出席全球性或地區性會議、雙邊機制性會晤活動,陪同人員根據實際需要經中央外辦或外交部報中央批準。
13.規范乘機安排。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出訪乘坐專機,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訪根據工作需要可乘坐民航包機或班機,如需乘坐民航包機,須經中央外辦報中央批準;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乘坐民航班機,一律不乘坐民航包機。中央政治局委員一律不乘坐私人包機、企業包機和外國航空公司包機。
14.簡化機場迎送和接待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訪抵離京時,可安排出訪主辦部門、中國民航局各1位負責同志到機場迎送,其他部門不安排負責同志前往迎送;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抵離京時,不安排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前往機場迎送。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各有關駐外使領館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代表到機場迎送。駐外使領館和其他駐外機構一律不得向代表團贈送禮品,外方所贈禮品應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15.加強統籌協調。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由中央外辦商有關部門統籌安排,年度出訪計劃每年1月底前報中央批準,當年年中進行1次綜合協調。年度出訪計劃和年中協調安排經中央批準后,有關單位原則上不再臨時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
四、改進新聞(wen)報道
16.簡(jian)化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政(zheng)治(zhi)局(ju)委員(yuan)出席(xi)(xi)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新(xin)聞報道(dao)。要(yao)根據(ju)工(gong)作需要(yao)、新(xin)聞價值(zhi)、社會(hui)(hui)效果決定是(shi)否報道(dao)。出席(xi)(xi)一般性會(hui)(hui)議(yi)(yi)(yi)和(he)(he)活動(dong)(dong)不(bu)(bu)作報道(dao)。要(yao)按(an)照精簡(jian)務實、注(zhu)重(zhong)效果的原則,進(jin)一步(bu)壓縮(suo)數(shu)量、字數(shu)和(he)(he)時長,有的可刊播(bo)簡(jian)短消息(xi),有的只報標題(ti)新(xin)聞。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政(zheng)治(zhi)局(ju)委員(yuan)新(xin)聞報道(dao)中(zhong)(zhong)的職務稱謂(wei)根據(ju)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主題(ti)內容確定,不(bu)(bu)必報道(dao)擔任的全(quan)部職務。要(yao)遵循新(xin)聞傳播(bo)規律,進(jin)一步(bu)優化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政(zheng)治(zhi)局(ju)委員(yuan)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報道(dao)內容和(he)(he)結構,調整播(bo)發(fa)順(shun)序(xu),除涉(she)及重(zhong)大(da)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和(he)(he)重(zhong)大(da)事件外(wai),一般可安排在報刊、電視(shi)(shi)的頭條(tiao)新(xin)聞之后,以突出民生和(he)(he)社會(hui)(hui)新(xin)聞,增強傳播(bo)效果。除具(ju)有全(quan)局(ju)意(yi)義和(he)(he)重(zhong)大(da)影響的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外(wai),一般情況下不(bu)(bu)安排廣播(bo)電視(shi)(shi)直播(bo)。除中(zhong)(zhong)共(gong)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總書記(ji)外(wai),其他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政(zheng)治(zhi)局(ju)委員(yuan)出席(xi)(xi)會(hui)(hui)議(yi)(yi)(yi)活動(dong)(dong),中(zhong)(zhong)央(yang)(yang)(yang)電視(shi)(shi)臺報道(dao)時不(bu)(bu)出同期聲(sheng)。
17.精簡全國性會議活動新聞報道。經中央批準舉辦的全國性會議活動,除中共中央總書記外,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的,文字稿不超過10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時間不超過2分鐘;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席的,文字稿不超過5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不作報道,晚間新聞播出時間不超過1分鐘,未經中央批準的不作報道。中央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召開的會議,原則上不作報道;特殊情況需作報道的,須報中央批準,字數和時長參照上述標準執行。
18.規范中央政治局委員考察調研活動新聞報道。考察調研活動新聞報道要多反映群眾關心的實質性內容,更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除中共中央總書記外,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調研時,隨行中央媒體記者一般不超過5人,其中包括2名攝像記者、1名編輯、1名攝影記者和1名文字記者,地方媒體一般不派記者參加;中央媒體報道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調研活動,新華社發文字信息通稿不超過10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時間不超過3分鐘,不刊發側記、特寫、綜述等。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考察調研活動如需公開報道,新華社發文字消息通稿不超過800字,可安排在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播出,時間不超過1分鐘。
19.簡化治喪活動新聞報道。擔任“四副兩高”以上領導職務的領導同志逝世后,中央政治局委員出席遺體送別活動的,新華社消息稿中只列名報道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曾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同志名單,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不再列名。中共中央總書記出席可配發慰問親屬的照片,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一般不配發照片。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可播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曾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同志送別畫面,不再播出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畫面。省部級領導干部及社會知名人士逝世后,中央政治局委員出席遺體送別活動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哀悼、慰問的,中央電視臺不報道,新華社消息稿中不列名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
20.簡化誕辰紀念活動新聞報道。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職務的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誕辰紀念活動,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并講話的,文字稿不超過10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時間不超過2分鐘,講話全文另發,人民日報摘發座談會發言;中共中央總書記出席的紀念活動,可適當放寬有關標準。曾任其他領導職務的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誕辰紀念活動,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出席并講話的,文字稿不超過3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時間不超過1分鐘,講話全文另發,人民日報不摘發座談會發言。
21.優化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事活動新聞報道。提高外事報道針對性,增加信息量,減少一般性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日會見多批外賓或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日分別會見同一批外賓,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晚間新聞發一條綜合消息,不單獨報道每場會見。除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每個國家綜合報道1次,新聞消息稿不超過1200字,電視新聞時間不超過3分鐘。除中共中央總書記外,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不發側記、特寫、綜述等其他形式報道;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員出訪期間會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活動可作報道,新聞消息稿不超過500字,不配發照片,可安排在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中播出,時間不超過1分鐘,出訪的其他活動一般不作報道。出訪活動新聞報道的報紙截稿時間為凌晨1時,新聞聯播截稿時間為19時20分,此后主要政治局委員的外事活動,可在次日安排報道。
22.規范重大專項工作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受中央委托到地方指導特大搶險救災、處理重大安全事故、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等重大專項工作,在應急階段,文字稿不超過1000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播出時間不超過2分鐘;上述專項工作轉入常態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一般只綜合報道工作進展情況,不單獨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參加活動或講話,改由晚間新聞節目報道,文字稿不超過500字,晚間新聞播出時間不超過1分鐘。
23.規范其他新聞報道。經中央批準,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從中央政治局常委職務上退下來的同志出版著作等作品,由新華社播發簡短出版消息,字數不超過200字,中央電視臺不作報道。除經中央批準的重大展覽和文藝演出活動外,中央政治局委員參觀展覽、觀看一般性文藝演出以及出席其他文藝活動,一律不作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給部門、地方的指示、批示等一般不作報道。
24.加強新聞報道統籌協調。探索運用網絡等新手段加強中央主要領導同志與群眾的直接聯系。充分發揮中央職能部門的作用,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新聞報道工作由中央宣傳部負責統籌協調和日常管理,并督促指導中央新聞媒體落實有關規定。涉及中央重大會議活動的新聞報道工作,中央宣傳部商中央辦公廳統籌安排。領導同志處不直接向新聞單位就報道字數、時長、版面、畫面等提出要求,有關要求可按中央規定,由中央宣傳部向新聞單位提出或由新聞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從中央政治局常委職務上退下來、仍擔任國家機構主要負責人的領導同志,新聞報道工作仍按原標準執行;如有特殊情況,由中央宣傳部研究解決。
五、加(jia)強督促檢(jian)查
25.改進工(gong)作(zuo)(zuo)作(zuo)(zuo)風、密切(qie)聯系(xi)群眾,關系(xi)黨的形象,關系(xi)黨和人(ren)民(min)事業成(cheng)(cheng)敗(bai)。各(ge)級(ji)黨政機關和領(ling)導干部要(yao)堅持(chi)以(yi)人(ren)為本、執政為民(min),帶頭改進工(gong)作(zuo)(zuo)作(zuo)(zuo)風,帶頭深入基(ji)層調查研究(jiu),帶頭密切(qie)聯系(xi)群眾,帶頭解決(jue)實際問題。各(ge)地區各(ge)部門要(yao)嚴格按照本細則(ze),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涵蓋各(ge)級(ji)領(ling)導干部的更(geng)加具體、更(geng)便于操作(zuo)(zuo)的貫徹落(luo)實辦(ban)法,狠抓落(luo)實,確保抓出成(cheng)(cheng)效。
26.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本細則,每年年底對執行情況進行1次專項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分別報送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27. 中(zhong)央(yang)辦公(gong)廳、國(guo)務院(yuan)辦公(gong)廳要(yao)(yao)定期督促(cu)檢查,每年底通(tong)報執(zhi)行(xing)情況(kuang)(kuang),并向中(zhong)央(yang)政(zheng)(zheng)治局(ju)常委會(hui)(hui)議(yi)、中(zhong)央(yang)政(zheng)(zheng)治局(ju)會(hui)(hui)議(yi)匯報執(zhi)行(xing)情況(kuang)(kuang),對(dui)違反規定的(de)(de)(de)要(yao)(yao)建(jian)議(yi)有(you)關部門進(jin)行(xing)處(chu)理。各(ge)級(ji)紀檢監(jian)察機(ji)關要(yao)(yao)把監(jian)督執(zhi)行(xing)本細則作為改進(jin)黨風政(zheng)(zheng)風的(de)(de)(de)一(yi)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審(shen)計部門每年要(yao)(yao)對(dui)各(ge)地區(qu)各(ge)部門會(hui)(hui)議(yi)活動等(deng)經費(fei)的(de)(de)(de)使用情況(kuang)(kuang)進(jin)行(xing)審(shen)查。
28.人大(da)、政協、軍(jun)隊、人民團(tuan)體機關參照本(ben)細(xi)則執行。
29.本細(xi)則由中央辦(ban)公廳(ting)、國務院辦(ban)公廳(ting)負責解釋。
30.本細(xi)(xi)則(ze)自發布之(zhi)日起施行。此前發布的(de)有關規定(ding),凡與本細(xi)(xi)則(ze)不一致(zhi)的(de),以本細(xi)(xi)則(ze)為準(zhun)。
中共(gong)中央八(ba)項規定全(quan)文(wen)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
一、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干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
二、 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準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三、 要精(jing)簡(jian)(jian)文(wen)(wen)件簡(jian)(jian)報,切實改(gai)進文(wen)(wen)風(feng),沒(mei)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de)文(wen)(wen)件、簡(jian)(jian)報一(yi)律不發。
四、要規(gui)范出訪(fang)活動(dong),從外交(jiao)工作大(da)局需要出發(fa)合理安(an)排出訪(fang)活動(dong),嚴(yan)格控制出訪(fang)隨行(xing)人(ren)員,嚴(yan)格按照(zhao)規(gui)定(ding)乘坐交(jiao)通工具,一般不(bu)安(an)排中資機構、華僑(qiao)華人(ren)、留學生(sheng)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五(wu)、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chi)有利于聯系(xi)群眾的原則,減少(shao)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六、要改進(jin)新聞報道,中央政(zheng)治局同(tong)志出(chu)席會議和活(huo)動應根(gen)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shi)否報道,進(jin)一步壓縮報道的數(shu)量、字(zi)數(shu)、時長。
七、要(yao)嚴(yan)格文稿發表,除(chu)中(zhong)央(yang)統一安排外,個(ge)人不(bu)公開(kai)出(chu)版著作、講話單(dan)行本(ben),不(bu)發賀信、賀電,不(bu)題詞、題字。
八、 要厲(li)行勤儉節(jie)約,嚴格(ge)遵守廉(lian)潔(jie)從(cong)政有(you)關規定(ding),嚴格(ge)執(zhi)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you)關工作和生活(huo)待遇的規定(ding)。